你知道吗?2024年四川21个统筹地区竟然向1784家定点医疗机构预付超46亿元医保基金!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背后到底藏着啥大动作?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国家医保局新添的这位山东威海籍副局长王文君,和她力推的医保基金预付制度。
最近,人社部网站公布了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的消息,王文君(女)被任命为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这位1975年3月出生的山东威海姑娘,履历那叫一个精彩,曾任国家医疗保障局规划财务和法规司司长、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中心主任,如今又挑起了新重担。
医保基金,那可是咱老百姓的“救命钱”,也是医药行业发展的“赋能金”。可这钱怎么用才能效益最大化,一直是个难题。2024年,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财政部出手了,在国家层面统一和完善医保基金预付制度。啥意思呢?就是支持基金运行安全的地区,在年初就给信用良好的定点医疗机构预付资金。
这招一出,效果咋样?数据最有说服力。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国72%的统筹地区安排了预付金,总额高达943亿元。除了前面提到的四川,江苏11个统筹地区预付近100亿元;浙江预付超63亿元;新疆更是结合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向全区66家三级医疗机构预付24亿元。这可不是随便撒钱,而是有精准的规划和考量。
从地方实践来看,预付金制度那可是大受欢迎。医疗机构为啥喜欢?因为这能大大缓解它们的运行压力。以前,医疗机构可能得先垫钱给患者看病,等医保报销下来才能回笼资金,这中间的时间差和资金压力可不小。现在有了预付金,就像给医疗机构打了一针“强心剂”,能更平稳、健康地运行。
那这和咱老百姓有啥关系?关系可大了去了!医疗机构压力小了,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咱去医院看病,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吗?而且,这还能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让整个医疗体系更高效、更合理。
不过,这预付金制度也不是一发了之。国家医保局还在积极推进“快给钱”,加快实现即时结算。2025年的目标是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都要实现。这意味着以后咱看病报销,不用再等那么久,能更快拿到钱,是不是超期待?
这位新上任的国家医保局副局长王文君,在2025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的“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就以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主任的身份介绍了医保基金预付制度的进展情况。看来,她在这件事上可是下了大功夫。
股票正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